中国企业出海泰国,是“内卷到底”,还是“抱团取暖”?

发布日期:2024-09-19 19:14

来源类型:第一财经 | 作者:金相辰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2024澳门天天开好彩大全46】【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2024澳彩今晚开什么号码】【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澳门6合和彩今晚开什么号码】

都说:中国企业出海之后,喜欢和自己人内卷。


先不说这句话的逻辑对不对,至少作为一个事实判断,这句话说的是真的。


在泰国,尤其明显。



东盟,泰国,这两年成为了中国企业出海的第一站,到处都是中国产品、中国企业、中国资本。


一般欧洲国家,中企顶多三五百家;


但是在泰国,有名有姓的中国出海企业,多达1700多家,本地华商经营的公司更是不计其数。


有些行业,比如电商、基建、电动车,中企具有全球性的比较优势,在泰国四下一打量,可谓“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于是,海外竞争,就变成了中企与中企之间的同室操戈。



最明显的行业,是新能源汽车。


这两年,在泰国的大伙都有目共睹,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泰国如同下饺子一样,开工厂、推新车、发品牌,热火朝天,百舸争流。


光是今年7月,就有两家中国车企的生产线在泰国竣工,三场大型发布会扎堆召开。


上一家车企的稿子,墨水还没干;下一家车企发布会的请帖,就寄到了。


在中国车企的冲击下,日系车在泰占有率从90%下降到80%,除老霸主丰田之外的二线日车品牌——比如本田、日产、铃木、三菱之类,在剧烈的市场冲击中率先崩溃,销量萎缩,品牌退市,工厂关闭。


“中日车企泰国大战”——这个标题在一年前,还只是泰国本地财经新闻的标题党,如今却变成了全球主流媒体关注的重磅新闻。


我们在泰媒体人,突然之间发现自己正处于历史的前沿。


昨天参加的竣工仪式,今天便登上了美国的头版;刚刚见过的老总,转眼便上了日本的专栏。


而这些中国新能源车企,由于实在太能打,以至于根本没有把其他国家的同行放在眼里。


他们所关注的唯一竞争对手,只有——其他中国车企。



老汉参加了几场中国车企在泰国的发布会后,感触特深。


中国车企之间的内卷,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呢?


真的是“从国内卷到国外”。


首先是产业龙头某大厂,凭借产能体量优势,在泰国率先发动价格战,想要在泰国扫平群雄,巩固霸主地位。


某大厂在泰降价之后,引发泰国市场剧烈反响。


其他中国车企,不甘示弱,不但直接推出对标车型,剑指某大厂,甚至在接受泰媒采访时,话里话外地内涵某大厂,呼应泰国媒体的风向,吐槽“价格战对行业的不良影响”。


一时之间,整个泰国,都在围观中国车企之间的内斗。等着看看泰国汽车行业的未来,究竟花落谁家。



更早以前,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还没有火起来的年代,中国企业在泰最大的优势项目,是大型基建工程。


毕竟,基建狂魔嘛,修桥架路什么的,特别在行。


各种“中”字头的基建巨头,在泰国短兵相接,不计成本地争夺泰国机场、铁路、码头、工业园的大型项目。


你出一个低价,我便出一个比你还低的价,甭管赚不赚钱,先把项目拿下来再说。


最后,很多泰国大型基建项目的竞标,也成为了中企之间的“神仙打架”,外资和本土承建商望洋兴叹,怨声载道,最终泰国官方只能限制工程招标中企参与的数量。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企进入泰国,在电商、小家电、流媒体、餐饮(尤其是火锅和饮料)等方面,也逐渐演变成了中企之间以泰国为战场的同室操戈。


好的方面,中企产品降价,门店扩张,迅速在泰国市场打响名号,卷死了不少外资竞争对手。


然而在另一方面,这种激烈内卷,也让泰国本土竞争者叫苦不迭,业界与政界相互勾连,煽动泰国社会舆论对中资发动围剿,造成泰国中资企业面对的舆论环境,越来越不友好。


因此,有人开始提出,中企在泰国,别卷了,要“有序竞争,协调发展”。



但是,说得简单,做起来难。


有序竞争,要怎么个有序法?


你干不过我,就说我不讲武德,凭什么?


毕竟,这里面有一个根本性的悖论——内卷,本质上就是竞争;而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色。


全球南方国家,虽说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但市场容量终究是有限的。


中企想要抢占市场份额,不是大家一团和气地瓜分天下,而是要真刀真枪地争夺地盘。


你说要大家“别太卷”,要通过谁来协调,最终谁来让步?


不要说很难做到,即便真的做到了,那还是市场竞争吗?


你中企产品价格低,人家嫌你恶性竞争,低价倾销;


可是中企一旦不卷了,形成价格同盟,人家不同样嫌你内线交易,岂不是更加坐实了中企出海是“超市场力量主导下的一盘大棋”的诟病?



归根到底,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内卷也是不可避免的。


中企出海,并不是一种国家行为,而是一种市场行为。


中企之间的竞争,并非原罪,而恰恰说明了中国企业和优势产业的出海,是市场逻辑之下的自然趋势。


说到底,中企竞争力的形成,又是哪里来的?不还是在国内市场“内卷养蛊”的结果吗?


正是因为国内市场卷,所以一旦出海,才形成了大杀四方的竞争力。而这种内卷后身经百战的实力,才会瞬间对海外竞争形成了“降维打击”的优势。


卷出来的本事,凭什么到了外面不接着卷?


自己不卷,到头来又怎么卷得过别人?



当然,“内卷”本身并非无懈可击,市场竞争也未必总是能导向最优解。


中企出海,极致的内卷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需要的并不是取消竞争,而是警惕恶性竞争。


怎么才叫“恶性竞争”?


首先,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出海是一场各凭本事的淘汰赛。但是在更宏观的视野中,“中国产品”在泰国市场整体的质量和声誉,才是中企出海竞争的前提。


因此,一定程度的价格竞争,针锋相对的宣传策略,虽然无可厚非,但是卷价格,不如卷质量,卷服务,卷形象。


以电动车行业为例,中国电动车在泰国眼下势如破竹,其发展的瓶颈,主要不是来源于价格太高(泰国日企抨击中国车企的点,恰恰是中国电动车价格太低),而是售后服务、保险、维修、安全性、二手交易标准、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相对滞后。


降价竞争,本来也是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光降价,还要弄点别的——


如果中企之间能够不陷入单纯的价格战,而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加速迭代升级,研发适用于泰国本土的智能化方案,将中国电动车在泰的竞争,变成质量上的内卷,长远效果显然会更好。


把钱,用在维修更换,用在售后服务,甚至用于在泰国多建设几个高能充电桩上,最打动泰国消费者痛点,也最让泰国政府高兴,让外资竞争对手找不到把柄。



还有,老汉作为在泰媒体人,对中企之间的舆论冲突,非常敏感。


在泰国,中国老板常常会向泰国执法部门举报另一个中国老板,无论从哪个方面讲,这都是最最糟糕的内卷方式,对于整体竞争力没有多大帮助,最终回旋镖早晚会打到自己身上。


中国优势产业进入泰国,推动泰国汽车行业转型,长远来看是帮了泰国一个大忙,但是在短期内,一定会造成泰国原有产业格局的震荡,带来一系列转型的阵痛,因此导致一系列舆论骚扰。


而中企竞争对手之间,现在火药味十足。


经常有中企在泰国媒体上吐槽另一家中企,而这样的相互抨击,其实很容易与泰国社会的逆反情绪合流,对整个行业,甚至整个“中企”造成无差别的伤害,最终殃及自身。


老汉做中文媒体,也长期深陷内卷,一度沉迷于与竞争对手比下限,比标题党,甚至公开抨击同行,挑起骂战。


事后回想起来,除了产出了一堆垃圾文字之外,对于在泰华文媒体的发展,没有任何价值。


有那功夫,还不如静下心来,多卷一下文章的深度和质量。


中国电动车、基建、电商平台等更为宏大百倍千倍的产业,其实多少也是这个道理。


大家可以竞争,可以彼此不服气,但是不要彼此之间撕得太狠,当着人家的面斗得你死我活,叫人看笑话,甚至为别有用心的人落了口实。



在未来,中国电动车行业,以及其他各种行业,一定会在泰国,在东盟,在“全球南方市场”进行激烈的内卷。


不必对此感到惊诧,感到不安,因为这是开疆拓土的早期,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中国企业在海外,其实早已过了报团取暖的时代,早已不是那不绑在一起就会被风浪掀翻的小舢板。


自由竞争,优胜略汰,在五花八门的百家争鸣之中,打出两三家真正的赢家,并让这些身经百战的赢家,去征服更广阔的天地。


中企出海,注定要卷,也应该去卷——但是用更高超的,更长远的方式去卷,卷出真正的强大和先进,卷走那些落后颟顸而又不肯面对现实的旧日霸主。


这才是中企的“外卷”,卷出的最完美结局。


文:岳汉

Novak:

5秒前:其他中国车企,不甘示弱,不但直接推出对标车型,剑指某大厂,甚至在接受泰媒采访时,话里话外地内涵某大厂,呼应泰国媒体的风向,吐槽“价格战对行业的不良影响”。

Hayley-Marie:

8秒前:而这些中国新能源车企,由于实在太能打,以至于根本没有把其他国家的同行放在眼里。

遇茂德:

2秒前:但是在更宏观的视野中,“中国产品”在泰国市场整体的质量和声誉,才是中企出海竞争的前提。

李乐音:

4秒前:有那功夫,还不如静下心来,多卷一下文章的深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