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龄化”遇上“少子化”,如何破局?

发布日期:2024-09-19 21:21

来源类型:今日永州 | 作者:赵小丁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澳门正版资料大全有哪些】【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新澳门六开彩资料大全2248】【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新澳近十五期走势图】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人口1.90亿,占总人口的13.5%,分别比“六普”上升了5.44和4.43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据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种种趋势表明,老年人结构性的增加,正在改变中国人口发展的明天。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7月26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专题协商会。90多位全国和地方政协委员参会,40多位委员、专家和基层代表发言,100多位委员通过移动履职平台发表意见。委员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面临老龄化与少子化叠加的双重压力,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持久的,必须及时应对、综合应对、科学应对。

  树立积极的老龄观

  让老有所为成为长者新风范

  “日本一名90岁老奶奶获吉尼斯认证成为‘世界最高龄办公室文员’。”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提到前不久的一则消息。据说,这位老奶奶不仅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还是社交平台高手,她在一家公司负责会计和总务长达64年。继而,他又提到中国一批批银龄教师奔赴贫困地区农村学校讲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事例。朱永新指出,社会对老龄群体的认知和定位不应仅局限于“老有所养”,还要加深对“老有所为”的认识,他建议,树立积极的老龄观,培育老年就业市场,在充分尊重老年人意愿且身体条件符合就业要求的情况下,鼓励老年人“老有所为”,创造社会价值。

  同时,朱永新建议扩大老年教育资源,形成多方参与、各有侧重、各展所长的老年教育发展格局;优化老年教育课程设置,增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后劲,让老年教育的成果从老有所乐向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不断转化。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推进,老年人越来越能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群体,向后代、向社会赓续他们的知识、技能、文化、精神,创造属于全社会的共同价值。

  “我们缺乏对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重新思考和顶层设计,传统的养老观念仍然是老龄事业发展的关注重点,使老有所为更多体现在理念和文本中。”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会副主委、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说,“缺机会、缺认可、缺激励,使老有所为尚处于自发状态”。

  据此,袁雯建议实施老有所为促进计划,将“老有所为”纳入各级老龄事业规划,落实专项经费,制定专项计划;制定“老有所为”实施意见,全面保障和落实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权利。袁雯还提出,要支持有专长的低龄老年人创业,让老年人通过“有为”实现“有价值的所养”,还要鼓励老年人退而不休,树立一批老年人标杆,弘扬老年人的长者风范。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晚景如春”

  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这是当下不少老年人的两难选择。根据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会副主委胡卫的调研发现,90%以上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但居家养老支持政策缺位,且居家适老化改造水平不高,使得家庭无法成为老年人自在舒心的养老港湾。”

  为此,胡卫提出,要通过给子女时间、减轻亲属照料者负担,为居家养老创造条件;要通过完善居家适老化改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标准等方式,让广大老年人有品质、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同样是回应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所期所盼,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江苏省委会主委陈星莺专门介绍了江苏“家庭养老床位”这一新兴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家庭养老床位就是打破了传统服务场域限制,将专业化的机构服务‘搬’到老年人家中。”陈星莺建议,尽快制定家庭养老床位设置运营标准,健全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综合监管机制,完善医保支持,为老年人获得安全规范、普惠可及的家庭病床服务提供保障。

  “要让居家养老成为银发一族的‘安乐窝’”,全国政协常委、民革浙江省委会主委吴晶说。吴晶建议,要建好用好集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日托全托、家庭支持、社会工作和康复器具租赁等功能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鼓励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卫生室,提供送药送医上门服务,打通老年人居家配药“最后一公里”;探索“互联网+养老”,升级打造居家养老一键通系统,推广互联网医院。吴晶还提出,要补充出台子女探病陪护请假优待制度,让子女多些膝前尽孝时间。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辽宁省委会主委武献华认为,“互联网+”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既能为老年人谋福利,还能促进居家养老产业发展。武献华建议,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推进全国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与家庭看护系统进行有机结合,提供及时的健康保障服务,同时完善监管保障机制,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与监管。

  围绕居家养老这一主流养老方式,推进医养结合向社区居家延伸,打造以社区为依托的“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也被委员们所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副主委许洪玲就建议提供更加精准科学的社区养老服务,在社区老年照护上应高度重视护理分级问题,高度重视家庭签约团队中护士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委会副主委、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姚树坤建议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标准化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医养结合机构,加快推进医养资源整合。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居家社区养老部分尤其不足。”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李世杰建议着力推进养老服务管理标准化,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指导标准建设。

  在对养老问题的深入探讨中,委员们还留意到,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农村老龄人口比城镇高出近8个百分点。为应对农村老龄化问题,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印红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农村养老发展中长期规划,应建立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的养老服务供给制度,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稳定农村养老服务队伍。

  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为老年人增添福祉

  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起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养老金占GDP比重存在很大差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主要原因是第二、三支柱比重太少”。他进一步指出,第二、三支柱养老金制度是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储备的核心资产。

  为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郑秉文建议,在制度设计上,第二支柱要最大限度扩大参与率,放开个人投资选择权,应尽快公布升级版的第三支柱设计,提高税优比例,简化个税抵扣手续,完善产品线,使之覆盖保险、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还应打通第二、三支柱之间通道,实现双赢;在从财税配套改革上,应建立养老金友好型个税制度,尽快增设资本利得税。

  “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已成为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架构的重要举措。”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福建省委会副主委刘珂建议,要加强养老金第三支柱顶层设计,加大对进入第三支柱账户资金的税收优惠力度;明确以账户制为基础,不区分资金具体流向,不同行业以同样的标准参与;将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和投资工具共同纳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设中来。

  在本次专题协商会上,被公众热议的“长期护理保险”也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长期护理保险’的本质内涵应当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刚需,既区别于‘医疗护理’,又不同于‘类家政服务’。”上海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鸣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国家层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顶层设计,并提出要强化独立险种的设计理念,明晰明确功能定位。

  推动落实三孩政策

  让生育家庭无后顾之忧

  从5月31日出台三孩政策到7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发布,国家对三孩生育的放开和鼓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如果说,做好老龄工作是在激活人口发展中的存量板块,那么实施积极生育政策就是在完善人口发展中的增量部分。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两方面都应重视。

  “当前,影响生育率的关键因素不是生育政策对生育子女数量的限制,而是‘不愿生、不敢生、生不出、生不好’的问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在发言中直陈落实三孩政策所面临的挑战。为此,王培安提出,要加快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王培安建议,将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以普惠微型托育机构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托育服务体系,鼓励“托幼一体化”,加强贫困地区婴幼儿照护入户指导;构建与国家人口战略相适应的生育保障体系,将3岁以下育儿费用纳入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建立健全家庭友好政策体系,强调父亲在家庭事务中的责任,为职业女性提供带薪、无薪相结合的育儿假、家庭津贴、税收减免等制度。

  为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北省委会主委杨云彦建议,要系统性解决就业中的育龄妇女的权益保障问题,将妇女在求职应聘、在岗怀孕、产后返岗等各个阶段面临的性别歧视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增加企业的歧视成本,减少女性生育影响。

  同样关注妇女平等就业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天津市委会副主委王悦群建议,应加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完善推动实施三孩生育相关政策,为促进妇女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让生育三孩妇女就业没有后顾之忧;还应加大对妇女生育保险投入以及在妇女生育期间工资及福利津贴等费用,降低用人单位聘用育龄妇女成本、缓解用人单位压力,改变用人单位对育龄妇女歧视。

  “受抚养人口增加,意味着保障支出攀升,也意味着经营者负担加重。唯有合理控制经营者负担,保住市场主体,方能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鲁晓明。

  “国家应承担起鼓励生育、支持养育的责任,对企业各类税费给予相应减免优惠。”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江西省委会副主委陈文华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副主委王坚也认为,税制是降低育儿成本、激励提升生育率最为直接的政策工具之一。(见习记者 赵亮)

格雷·怀斯:

1秒前:据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孔侑:

7秒前:在对养老问题的深入探讨中,委员们还留意到,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农村老龄人口比城镇高出近8个百分点。

劳伦·白考尔:

3秒前:”上海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鸣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国家层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顶层设计,并提出要强化独立险种的设计理念,明晰明确功能定位。

杨奎玉:

2秒前:“我们缺乏对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重新思考和顶层设计,传统的养老观念仍然是老龄事业发展的关注重点,使老有所为更多体现在理念和文本中。